共享經濟

【職場英文】共享經濟話題不斷,一次看懂商業模式新趨勢!

全新商業共享經濟模式席捲全球,
從 Uber 與 Airbnb 的快速竄起,
到美國 WeWork 的財務赤字與信任危機。
一起掌握共享經濟的關鍵英文與詞彙,追蹤共享經濟的趨勢與發展!

提到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的商業模式,車子和房屋共享的 Uber 與 Airbnb 都是突破傳統的經典例子。而這樣的概念也在近年如雨後春筍般竄生,被廣泛運用在無數的服務中,如城市共享雨傘、行動電源、單車、汽車充電站與停車位等。但共享經濟並不等於租賃,這樣去中介化、高度仰賴互聯網驅動的新商業模式,究竟能否成為新世代的經濟良方?可能還需要更多時間的考驗與因地制宜的調整。

現在,我們就從這部講述近期美國 WeWork 商業模式的影片來初步認識共享經濟,WeWork 是一家自 2010 年竄起,迅速擴張全球、市值節節高升並躋升五大科技獨角獸的公司,卻在近年受到投資人質疑其商業模式背後的高度風險的始末。一探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獨有特色、優劣分析與應用實例,並學習與議題相關的關鍵字。

WeWork 全球共享經濟領頭羊!為什麼卻不再受到投資人信任? (Why WeWork’s Business Model Is Risky | WSJ) – VoiceTube 看影片學英語

 

  • Thrive (v.) 蓬勃發展;繁榮;成功;繁茂;茁壯;蔓延;興盛

這個動詞源自古代北挪威語系,有「抓付;獲取」之意,逐漸衍生為如攀藤植物持續向上生長、茁壯的欣欣向榮之貌。不僅可以用來形容植物生意盎然,也能形容產業蓬勃發展或人的事業成功壯大等。

The sharing economy thrives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共享經濟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進步而蓬勃發展。

 

After Uber left Southeast Asia, Go-Jek decided to focus only on selective countries like Vietnam and Indonesia where its app could thrive first.
在優步退出東南亞後,Go-Jek 決定只優先專注在其應用程式可以蓬勃發展的特定國家,如越南和印尼。

 

  • Membership (n.) 會員資格

在共享經濟中的關鍵之一就是擁有足夠的用戶數量,以達到規模經濟並符合永續營運的商業模式。例如 WeWork 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也面臨其他公司的模仿問題。如果會員或承租公司無法持續增加或續約時,將會因為無法確保穩定的資金收入而面臨財務危機。亦或是新加坡的 Obike 在競爭市場中大量流失穩定會員數量,導致單車維護成本高於營運收入。

Multiple membership packages are the main income source for WeWork.
多種的會員配套方案是 WeWork 的主要收入來源。

 

  • Skeptical (adj.) 存疑的;懷疑論的;多疑的

Skeptic 一詞源自古希臘文化中,是對存疑論者的稱呼,同時也表示其對於事實真理的「觀察;探究;審視」的行為,而後延伸出「存疑;懷疑的」的意思。WeWork 在全球各地有著很多的租賃契約與龐大的裝修金費,夾雜競爭對手四起的模仿效應與空屋率攀升,便是令投資者堪憂的主因。

Investors are highly skeptical about WeWork’s business model due to its lease obligation.
投資者對於 WeWork 商業模式產生的租賃義務問題抱持著高度懷疑的態度。

 

Many experts remain skeptical about his research results.
很多專家對他的研究結果仍然持懷疑態度。

 

  • Revenue (n.) 收益;稅收;收入

共享經濟的發展雖然與社會企業或政府扶植企業等概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最終還是必須依賴商業收入來維持永續的商業模式。例如因疫情肆虐導致國際旅遊業停擺時,Airbnb 為因應短租供需和收益的下降,轉而著重推廣長期租賃的潛在市場等。

During the economic downturn in the 2000s, many companies filed for bankruptcy due to revenue drop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在 2000 年代經濟不景氣期間,許多公司因收益在短時間內驟降而申請破產。

 

  • Estimate (n.) 估算;(v.) 估計;預估

動詞與名詞同形,都是「估算;預測」之意。共享經濟的概念已經逐漸滲透、延展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且具有龐大的潛在商機。根據 PWC 及德盛安聯預估,全球共享經濟產值預計至 2025 年將可突破 3350 億美元。Uber 上市的市值更是超過 800 億美元,現已成為全球新創企業第一大、全球科技業前 25 大企業。而案例中的 WeWork 市值則從 2019 年的 470 億,兩年內退縮到 100 億美元左右。可見共享經濟雖具龐大商機,但各公司的實際經營與服務,仍左右了商業模式是否盈利與永續發展的關鍵。

The company estimates that pandemic continues to drive demand for vacation homes globally as people can work remotely now.
該公司估計疫情將繼續推動全球對度假屋的需求,因為人們現在可以遠端工作了。

 

  • Flexible (adj.) 有彈性的;柔韌的;靈活的

除了物品材質的柔軟度與彈性外,在此形容共享經濟制度下的靈活度,例如汽車共享服務的異地租借還車,或是 Lalamove 能夠彈性安排配送車種與更改時間細節等。

WeWork is famous for its flexible rental packages and impressive office aesthetics.
WeWork 以其靈活的租賃配套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辦公空間設計美學而聞名。

 

透過上面影片與英文詞彙了解 WeWork 的商業模式收益來源與潛在危機後,緊接著來一次看懂所謂的「共享經濟」有著哪些定義與獨特性,有助於去分析了解更多類似的議題與不同的共享商業模式!

 

VoiceTube Hero 讓你自學英文也能輕鬆進步,任何程度都適用!
免費體驗課程 >>> https://herov3.page.link/rK6c

共享經濟是什麼?廣義與狹義的共享經濟定義

根據《經濟學人》定義,共享經濟廣義上是指在網路平台中,任何資源都可出租。從食衣住行的物品,到無形的「陪伴」、「聲音」都能以時間為單位進行共享出租。狹義的定義則歸類共享經濟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個人閒置或剩餘資源價值最大化或再利用、通過分配與調度增加產品週期、協同生活方式與勞力自我解放。

隨著 2010 年美國《時代周刊》將「共享經濟」列入「十大將會改變世界的主意」 之一後,共享經濟受到許多投資人與消費者的注目,也因此帶動民眾參與共享經濟的意願成長,使得各類應用逐漸興起。除了變相促進社會改革,也能同時改善社會閒置資源的問題。例如 Airbnb 降低住房空房率並輕鬆增加屋主收入,也提供旅人另類異地體驗的機會。

共享經濟必要的三大驅動力

共享經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必需要社會、經濟與技術三大驅動力都累積到達一定能量後,才容易在市場中推動並保持競爭力。其中的社會驅動力是個人對於「物品擁有」的價值觀改變、渴望與他人產生連結與政府法令的因應調整。經濟驅動力則指新創企業的盈利模式產生、社會閒置的資源受到重視或經濟整體環境存在需求。技術驅動力即為網路、互聯網技術的成熟與資訊處理技術的日新月異。三大驅動力缺一不可,才能驅使共享經濟在市場中保有競爭力。例如 Uber 在全球擴張,卻在部分國家遭阻,甚至最終選擇退出東南亞市場,即為技術成熟且經濟市場具有需求,但需要克服社會文化觀念隔閡或法令規範尚待確立的例子。

共享經濟與傳統租賃的不同之處

在看完上述定義與驅動力的解釋後,是否也不免思考「共享經濟」與「傳統租賃」的差異為何呢?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勞力自我解放」與「資源分配調度」最相關的「去中介化」機制。透過減少中介限制,以物聯網與網路快速媒合供給與需求的雙方,降低雙方成本並透過制度化管理與大數據資料持續優化體驗。舉例來說, Uber 消除司機與乘客和實體計程車行媒合的繁複手續與長期契約成本,或是 Airbnb 除去旅館仲介等組織,讓房東與房客能直接溝通等多元服務。

共享經濟實例及優劣

緊接著,也讓我們從共享經濟的實際運用案例中,探討其中的優劣分析。除了上面提及的 Uber、Airbnb 與 WeWork 之外,還有曾經在台灣與 Ubike 並存的新加坡單車共享服務——Obike 外,也有機車共享機制的 WeMo 與 GoShare 等,甚至是台北的 U-Car 電動汽車與相容充電柱共享出租系統。同時,在物流共享服務領域也有 ​​Lalamove 與 GoGoVan 的平台,改變過去耗時的物流安排與貨運的租賃關係。

共享經濟的最大優勢在於單一用戶在進出市場的彈性與資源運用可以透過物聯網最佳化。同時,透過共享而產生的循環經濟,也能透過將「使用權」與「持有權」分離,在出租代替購買的模式中物盡其用,減少資源浪費。然而,共享經濟在各國發酵的最大限制,除了不同國家市場的物聯網科技普及度與人民普遍接受度外,即是社會驅動力中政府法規管制與配套保護措施的改革。目前,這樣全新的商業模式在許多國家都激起不同社會改革的聲浪,如 Uber 與各國計程車業的衝突、 Airbnb 的安全與個資保護疑慮等。

Advertisements
  • Disintermediation (n.) 去中介化

Intermediary 即是「中介、中間人」,同時也可解釋為「第三方的調解人」之意,另外常用的英文字彙也有 middleman 這個說法。透過去中介化的過程,減少成本配置或縮短手續,讓生產資源能夠更彈性地調度或增加物品使用循環次數。

Before disintermediation, supply chain middlemen acted as salespeople for the producers.
在去中介化之前,供應鏈中間商會充當生產者的銷售人員角色。

 

The internet is the greatest force for disintermediation in the sharing economy.
網路是共享經濟去中介化的最大推力。

 

  • Peer-to-peer (adj.) 個人與個人間的;點對點的

儘管共享經濟多注重在於個人間的去中介化經濟活動,如 Uber 的司機與乘客。但在某些商業模式中,也可能會存在 business-to-customer (B2C) 的關係,如 Ubike 仍是由單一公司維護單車系統與保障註冊使用者的資料安全等。

The sharing economy is an IT-facilitated peer-to-peer model for sharing of underutilized goods and service capacity without transfer of ownership.
共享經濟是一種科技主導的點對點模式,在不轉移所有權的情況下共享閒置的商品和服務。

 

  • Gig economy (n.)  零工經濟

Gig 最初詞意為「音樂演奏會」,在此解釋為「散工、不定期的工作或表演邀約」,隨著共享經濟使得個人收入更加多元化,創造出無數過去不存在的工作機會,如兼職外送、出租閒置物品等。另外,仰賴線上工作外包平台的便利度大幅提升,企業與接案者能更加快速地媒合,更直接地使得零工經濟更加蓬勃發展。

The result of a gig economy is an increase in the efficiency of services, more affordable services, and the flexibility of the working schedule.
零工經濟的成果是更有效率、更實惠的服務和工作時間的靈活性。

 

  • Patent (n.) 專利權;獲專利的發明物;特權;特許狀; (v.) 申請專利 ;(adj.) 顯而易見的

許多共享經濟的新創公司之所以能在市場攻佔先機,就是靠著科技或服務的專利權去得到優勢。但同樣地,在公司向全球快速擴張的同時,如果沒辦法保有核心技術的專利權或市場獨佔權,就容易遭到其他企業複製而地位不保。上述的 WeWork 案例就是因為其商業模式的可複製性高,在全球各地都相繼出現競爭者,雖然在部分空間設計與技術運用上具有專利權,但也難保競爭者不會以低廉價格去吸引要求度不高的客群。

The company filed a patent on a genetically engineered tomato.
該公司申請了一項基因改造番茄的專利權。

 

If you don’t patent your invention, other people may make all the profit out of it.
如果你不為你的發明申請專利權,其他人就會從中圖利。

 

隨著科技發展普及、生活持續不可分割與環保意識的持續發芽,共享經濟對未來全球商業發展有著不可擋的趨勢。這樣與生活便利息息相關的議題,更是值得你的持續關注。掌握上面的議題關鍵詞彙,希望能幫助你迅速掌握共享經濟的未來脈動!

 

VoiceTube Hero 讓你自學英文也能輕鬆進步,任何程度都適用!
免費體驗課程 >>> https://herov3.page.link/rK6c

文/ VoiceTube 看影片學英語
圖/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