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慶祝新年的方式,
一起認識傳統春節的歷史,
並延伸認識各國其他特殊節日的歷史文化,
學習實用的節日英文單字與片語吧!
過新年是華人社會非常特殊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節慶,大家在農曆新年會與親朋好友歡聚同一屋簷下,聯絡感情並享受一頓美味的飯菜。春節對中國傳統文化來說可以說是有相當的象徵意義,相對地,全世界各國也有許多代表自己民俗風情的特殊節日,或是自己國家獨有的過年節日。今天 VoiceTube 透過這篇文章,不只來介紹傳統的農曆新年,也會告訴大家全球必知的特殊節日有哪些,以及其背後的文化意涵。
- 中國傳統春節 Lunar New Year
(圖/Shutterstock)
一年一度的傳統春節,也是大家俗稱的農曆新年,對中國、華人與漢族社會來說是最重要的節慶之一,它象徵著團圓(reunion)以及對未來的期許(expectation)與希望(hope)。春節定於每年農曆的一月一日,以公曆的說法就是元旦。中華文化慶祝春節已有超過四千年的歷史,最一開始始於堯舜殷商時期在年末時舉辦的祭神供祖活動。此外,春節與清明節(Tomb Sweeping Day)、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節(Moon Festival)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慶。
我們俗稱的過年通常是從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開始一直到農曆初六。過年前,家家戶戶會開始清掃家裡、除舊佈新,用嶄新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除夕當日,各家會有「圍爐」(Reunion Dinner)的活動,異鄉遊子則是從各地回家與家人好好吃頓年夜飯。過年常見的菜色有年糕(rice cake)、水餃(dumplings)、魚(fish)、長年菜(leaf mustard)等,飯後長輩會發給晚輩紅包(red envelope),或壓歲錢(lucky money)。春節期間,廟宇或社區裡會舉辦舞龍舞獅(dragon and lion dances)的活動,大家會寫春聯(spring couplets)來寫下自己的祈福、也會燃放鞭炮(firecracker),逢人就互相道賀,非常熱鬧!
關於春節最有名的傳說之一是年獸的故事。傳說有一種叫「年」的野獸(beast),每逢春節期間就會下山吃人,人民每年都要全家團圓一起對抗這頭兇猛的野獸,在多年對峙的經驗下,發現年獸害怕紅色、火、還有巨大的聲響,自此每逢春節時,每戶人家都會在門口貼上春聯、並燃放鞭炮將年獸嚇跑,與家人享受開心的過年時光。這也是為什麼過年期間隨處都可以看到喜洋洋的紅色!
世界各國特殊節日
認識了傳統的農曆春節後,我們來看看全球各地獨特的地方節日又各自象徵什麼、背後又蘊藏怎麼樣的故事,並且深入了解大家都是怎麼慶祝的吧!如果想要親身體驗這些特殊節慶活動,也可以提前規劃自己的行程好共襄盛舉,避免錯過一年一度的盛事喔!
二月
- 巴西嘉年華 Carnival of Brazil (Carnaval do Brasil)
(圖/Shutterstock)
巴西總是給人熱情(passionate)奔放的印象,其最有名的慶祝盛會就是巴西嘉年華,又被稱為狂歡節。 巴西嘉年華於每年二月舉行,最盛大的慶祝地位在里約熱內盧,每年會準備為期五天的狂歡派對,並每年吸引百萬旅客朝聖,而嘉年華會的重頭戲(highlight)當然就是大型森巴花車(festooned vehicle)遊行與跳著狂野(wild)舞姿的森巴女郎(Samba girls)了!
巴西嘉年華會最早可追溯至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當時舉行是用於慶祝春天的到來,人們會戴上面具(mask)在街上跳舞,傳至巴西後,結合當地非洲與印地安人的元素,發展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森巴舞蹈(Samba)。 另一個宗教背景是在天主教(Catholicism)的「四旬齋戒」前,藉機狂歡,並不忌口的享用肉類,巴西的烤肉(barbecue)也是頗具盛名的!
- 義大利威尼斯嘉年華 Carnival of Venice (Carnevale di Venezia)
(圖/Shutterstock)
義大利也有嘉年華會,那就是每年二月於水都威尼斯(Venice)舉辦的面具嘉年華,它與巴西嘉年華會還有法國尼斯嘉年華會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嘉年華會。義大利面具嘉年華期間,走在大街小巷四處皆可見人們穿著中世紀(medieval)服裝並戴著華麗(extravagant)又詭譎(eccentric)的面具(mask),他們的服裝與面具上鑲滿豔麗的寶石(jewelery)或彩色羽毛(feather),極具娛樂性與戲劇性。大家也可以在運河(canal)上看到扮裝的船隊,非常具有華麗色彩。 威尼斯在中世紀商業繁榮(prosperous),貧富差距懸殊,而面具正象徵著打破貴族(royalty)與平民的階級差異。在嘉年華這天,每個人都可以躍身成為全場的焦點,穿上最漂亮的服裝一起徹夜狂歡。關於義大利威尼斯面具嘉年華的來源與威尼斯共和國在 1162 年一場戰爭中獲勝有關。為了慶祝光榮的勝利(victory),大家都聚集到聖馬可廣場跳舞慶祝,此活動便一直延續至今。
- 土撥鼠節 Groundhog Day (2/2)
(圖/Shutterstock)
土撥鼠節是北美地區特有的節慶,自 1987 年開始慶祝,每年的 2 月 2 日加拿大與美國都會有電視轉播(broadcast),許多州別也都各有幾隻比較有名的土撥鼠,例如美國賓州的菲爾就是最廣為人知的。土撥鼠日這天,州政府會請土撥鼠來預測(predict)春天是否已經到了,如果土撥鼠從洞裡爬出來沒有看到自己的影子(shadow),那就表示春天就要到了,反之如果土撥鼠看到自己的影子,那就表示冬天還有六個星期才會結束。這個傳統其實源自早期的德國移民(immigrant)農夫,他們會觀察(observe)土撥鼠的行為來判斷何時該播種(sow),如今北美的土撥鼠日已舉辦超過 120 年了。
三月
- 印度教荷麗節 Holi
(圖/Shutterstock)
印度人與印度教徒的傳統新年是荷麗節,又稱灑紅節或五彩節,Holi 在印度語是「顏色」(color)的意思,荷麗節則是於每年印度教曆的十二月月圓之日舉辦。這一天象徵著創造(creation)和復始的意義,也是慶祝春分和穀物豐收(harvest)的歡樂節日。在這一天,所有人會暫時忘卻種姓制度(Caste System)的束縛,單純享受一個充滿快樂、愛與色彩的一天。印度人在荷麗節當天,會拿著五顏六色的麵粉(flour)開心地塗灑在所有遇到的人身上,無論是大人小孩,都可以不顧階級地將顏料灑向對方。幾年前風靡全球的彩色路跑(Color Run、Run or Dye)的靈感便是源自於印度的荷麗節。
關於荷麗節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最著名的說法來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的記載。相傳有位國王擁有不死之身(immortal),但他性格殘暴(cruel)且禁止人民供奉天神毗濕奴,然而其親身兒子就是位毗濕奴的信徒(believer),因此國王屢次想殺害王子,甚至曾找來自己的妹妹將王子抱在懷裡一起跳入火中,沒想到最後王子奇蹟似的活了下來,但國王的妹妹卻被活活燒死。人民聽聞了消息,紛紛向死裡逃生的王子灑七色彩粉,歌頌他的善良(kindness),也因此延續了荷麗節扔灑彩色粉末的傳統(tradition)。
- 聖派翠克節 St.Patrick’s Day(3/17)
(圖/Shutterstock)
聖派翠克節是愛爾蘭(Ireland)的國慶日,為每年的 3 月 17 日。這一天全世界的愛爾蘭裔都會換上一身綠裝,從髮型、服裝、到鞋子都會是一片綠,因為在愛爾蘭人眼裡,綠色除了是國旗上的顏色外,更代表春天的意義。聖派翠克節當天,各地都會有紀念(commemorate)聖派翠克的遊行。相傳聖派翠克來自蘇格蘭(Scotland)地區,年幼時就被海盜(pirate)綁架(kidnap)至北愛爾蘭當奴隸(slave),過了多年的苦日子,他靠著信仰(faith)好不容易逃出來,成為了一名傳教士(missionary)並希望有機會再度回到愛爾蘭傳福音,而最後他也如願踏上愛爾蘭的土地,建造了多所修道院,將基督信仰傳遞下去。
聖派翠克節裡最常見的另一個元素就是愛爾蘭小妖精(Leprechaun),在神話裡,小妖精是個性格狡猾(cunning)乖戾(perverse)的角色,終生守候著一個裝滿黃金(gold)的罐子。另一個跟妖精還有黃金相關的說法是,如果你看到了彩虹(rainbow),當你走到彩虹的盡頭,便可以找到這位小妖金還有那一桶金。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愛爾蘭體驗一次聖派翠克節!
四月
- 加州音樂節 Coachella
(圖/Shutterstock)
每年四月的加州音樂節是美國最大的音樂盛會之一,主辦地點位在科羅拉多沙漠(desert)中的 Coachella 峽谷上。這個音樂盛事原為獨立音樂跟藝術的創作表現平台,但如今已演變為展現個人時尚特色的平台,最吸引人的一點是許多重量級明星都會共襄盛舉並登台表演,每年都會吸引超過十萬人潮前來共同慶祝對音樂(music)、藝術(art)、時尚(fashion)的愛好。加州音樂節的發源始於 1993 年,當時有個搖滾樂團 Pearl Jam(珍珠果醬樂團)因不滿第三方售票公司針對演唱會(concert)門票收取額外的服務費,因此決定在表演場地移到 Indio 市的帝國馬球俱樂部, 也因此讓活動公司看到大型音樂節的潛力(potential),隨後於 1999 年舉辦了第一場加州音樂節,自此成為了每年國內外音樂藝術愛好者的必去盛典之一。由於其舉辦地點位在沙漠,因此日夜溫差大,建議之後要前往的人可以多準備一些禦寒衣物喔!
- 泰國潑水節 Songkran(4/13-4/15)
(圖/Shutterstock)
東南亞其他國家也有慶祝新年的獨特(unique)方式,例如泰國潑水節就是其中之一。泰國潑水節象徵著祝褔(blessing)的意味,透過互相潑水來祈求新的一年能夠事事順利,活動於每年四月十三至四月十五日舉行。而除了泰國以外,寮國、柬埔寨、緬甸也都有潑水節的慶祝活動。此外,由於泰國的國教為佛教(buddism),因此潑水節又被稱為宋干節(Songkran),宋干是梵文,代表春分(spring equinox)的意思。
泰國潑水節的慶祝地點包含清邁、曼谷、芭達雅等主要觀光大城,每年都會吸引上百萬旅客共襄盛舉,大家會隨身帶著水槍(water gun)預備、街上更會有大型泡沫機以及現場音樂表演(live music performance),宛如一場大型戶外電音派對,不同的是大家邊打水仗邊享受音樂,是非常特別的經驗!
VoiceTube Hero 讓你自學英文也能輕鬆進步,任何程度都適用!
免費體驗課程 >>> https://herov3.page.link/rK6c
七月
- 西班牙奔牛節 Los Sanfermines(7/6~7/14)
(圖/Shutterstock)
西班牙另一個舉世聞名的節慶就是讓人看了熱血沸騰(hyped)卻又非常緊張(nervous)的奔牛節(The Running of the Bulls)。奔牛節又被稱為聖費爾明節(Los sanfermines),活動時間為每年的七月六日中午到十四日。活動一開始的意義是為了紀念聖費爾明(San Fermín)保護神。奔牛節期間,從世界各地前來參與的男性們會穿上白色衣褲,並繫上紅色領巾(scarf),於早上八點齊聚於潘普洛納的街道上,時間一到主辦單位便會釋放六隻公牛(bull),就此展開腎上腺素(adrenaline)破表的狂奔活動,而在活動結束後,接著就是生死一瞬間的鬥牛士(matador)表演。然而近幾年因人道主義興起,許多動保組織皆齊聲譴責(condemn)這項活動過於殘忍不人道,並希望可以停止奔牛節與鬥牛士的活動。
八月
- 西班牙番茄節 La Tomatina
(圖/Shutterstock)
很多人都聽過枕頭大戰,但有人聽過番茄大戰嗎?位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地區的布尼奧爾小鎮每年八月的最後一個禮拜三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番茄節,當地居民與遊客在政府一聲令下,會抓起四處紅通通的番茄往任何視線所及的人身上丟,不用多久每個人就全身沾滿黏稠的番茄汁,接著會有人從陽台發出「停戰」(cease-fire)的訊號,番茄大戰就此結束,大家便一起將街道再次清理乾淨。據說番茄節的起源來自 1945 年,當時一群年輕人在市場起了爭執(argument),於是隨手拿起一旁攤販販售的番茄往對方身上丟,最後大家打成一團,但也自此奠定了每年番茄節的傳統。這個節日除了是個有趣的宣洩方式外,我們也從這個節慶看到西班牙人活在當下(live in the moment)的民族特色!
九月
- 穆斯林齋戒月 Ramadan 、開齋節 Eid al-Fitr
(圖/Shutterstock)
伊斯蘭教或回教裡很重要的節日之一就是齋戒月(Ramadan),可說是一年裡最神聖(sacred)的節日。伊斯蘭教徒在齋戒月須進行 13 個小時不吃不喝的身心淨化(cleansing)與尋找自我,與他們信奉的真主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根據伊斯蘭教的陰曆,齋戒月落於每年的九月,齋戒期間,教徒透過禁食(fasting)來體驗窮人的飢餓(hunger)與痛楚(pain),提升自我道德修養,培養惻隱之心(compassion),並藉機訓練自己的定力,克制慾望(desire)與邪念(evil thought),並虛心接受真主阿拉的教誨。經過一個月的齋戒後,穆斯林以感恩(grateful)歡喜的心情來迎接十月開齋節(Eid al-Fitr),信徒們早上會先一同前往清真寺團拜祝禱,接著與家人朋友相聚,一同分享美食。
十月
-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 Oktoberfest
(圖/Shutterstock)
講到德國的節慶,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與朋友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把酒言歡的慕尼黑啤酒節了!有趣的是,節慶名稱 Oktober 就是德文「十月」的說法,但德國慕尼黑啤酒節於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舉辦,為期兩周。這是因為德國十月的天氣容易下雨,因此提前至九月底舉辦。慕尼黑啤酒節的舉辦地點在特雷西雅草坪(Theresien Wiesn),因此當地人也會用 Wiesen 來代稱啤酒節。許多德國人在活動當天會穿著傳統的巴伐利亞(Bavarian)服飾,現場會有許多遊樂設施,像是個小型遊樂園(amusement park),以及各種裝飾精美的酒廠帳篷(tent),你可以跟朋友在帳篷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最常見的餐點包含德國豬腳(Schweinshaxe)、德國香腸,還有烤雞。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的來源可追溯至 1810 年代,當時皇室舉國歡慶路德維一世的婚禮(wedding),並在特雷西亞草坪提供免費的酒跟食物給平民,因而演變成後來的慕尼黑啤酒節,並持續於原場地舉辦這場酒類盛事。
十一月
- 墨西哥亡靈節 Day of the Dead (Día de los Muertos)(11/1~11/2)
(圖/Shutterstock)
台灣有追祀祭祖的清明節(Tomb Sweeping Day),而在墨西哥則有專門的節日特別歌頌死亡(Death),那就是每年 11 月 1 日到 11 月 2 日的亡靈節。這個祭奠(commemorate)死者的習俗(custom)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的原住民文化,包含阿茲特克(Aztec)、托特克(Toltec)等民族,當時他們相信死後的親人朋友並非真的離去,他們的回憶(memory)與靈魂(soul)都還留存,因此不同於大部分的文化,墨西哥的亡靈節視死亡為生命週期的一個段落。在這一天,他們會在通往墓園(graveyard)的道路上鋪滿黃色萬壽菊(marigold),希望這些亡靈可以循著香氣(fragrance)回家,並在門口點亮燈籠(lantern),引領亡靈們回家。在十月三十一日晚上,人們會放上死者麵包、骷髏頭糖等食物,在午夜十二點的鐘聲下,點燃鞭炮(firecracker)好讓亡靈回家跟家人團聚。在亡靈節這天,墨西哥市中心也會舉辦大遊行(parade),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骷髏頭,還有墨西哥街頭演奏,更有大型花車助陣,並邀請明星舞者一同慶祝這重要的節日。之前紅極一時的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即是以亡靈節作為整體故事背景。
在深入認識了國內外各種特殊節慶以後,除了中華文化的傳統春節過年以外,你是不是也對各國的特殊節日以及其文化有更多的認識了呢?節慶是一個國家用來緬懷並紀念人事物的方式,如果有機會出國體驗不同的節慶風氣,也能幫助你用更開闊的視野去看待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