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在職場上聽到「馬太效應」這個詞,
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
它的起源又是怎麼樣的呢?
在職場上如果遇到馬太效應,該如何應付?
今天就跟著 VoiceTube 來認識馬太效應,
藉此洞悉職場情勢。
「馬太效應」是一個在現代社會被廣泛運用在生活各方面的一個理論,在職場中又更常被提及。那所謂的「馬太效應」究竟是什麼呢?「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在職場上真的是一條不成文規定嗎?接下來就讓 VoiceTube 帶你一步步揭開真相。
什麼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這個名詞最初源自新約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段寓言(fable)篇章,至今則泛指職場、社會上因資源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不均而造成「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一種階級不平衡現象。
馬太效應的由來
馬太福音中記載著一段寓言,以「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For to every one who has will more be given, and he will have abundance; but from him who has not, even what he has will be taken away.)結尾,故事講述一個國王將不同數量的金子分配(allocate)給三個僕人(servant),而這三個人以不同思維的用錢方式導致不同的結果。故事寓意(moral)是要大家珍惜資源,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勤勞地工作。
至於馬太效應相關學說的來源,最早則可回溯(trace back to)到 1968 年。美國社會學家(sociologist)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及馬太效應對於科學實驗領域的影響。他表示,相較於默默無聞的研究者,即使有相同成就,聲名顯赫的科學家得到的功名、聲量普遍較大,而獲得獎項肯定的往往也是較資深或知名的研究者。
反映羅伯特觀點的最著名案例發生在 1974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英國無線電天文學家(radio astronomer)安東尼.休伊什教授(Prof. Antony Hewish)的研究生約瑟琳.貝爾.伯奈爾(Jocelyn Bell Burnell)於 1967 年發現了脈衝星(pulsar),並和另外四位同儕共同發表了相關文章。然而,最終卻是由休伊什和馬丁.賴爾博士(Dr. Martin Ryle)共同獲得諾貝爾此一獎項,近而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
今日,馬太效應一詞不只應用於科學實驗,舉凡經濟學、社會心理學、教育領域或職場上,只要有資源分配不公的現象出現,都可能涉及。簡單地說,馬太效應可被定義為「資源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上,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the rich get richer and the poor get poorer)的現象」。
馬太效應的五大基本觀念
-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 一次的成功會造就後續更多的成功。
- 隨著資源的累積,差距也會快速增大。
- 強者有可能因犯錯、環境改變或弱者革新而喪失優勢。
- 弱者只要懂得掌握、善用資源,也可以獲得優勢。
VoiceTube Hero 讓你自學英文也能輕鬆進步,任何程度都適用!
免費體驗課程 >>> https://herov3.page.link/rK6c
職場上常見的馬太效應
以下 VoiceTube 整理了 3 種在職場上受馬太效應影響的常見狀況,大家可以一起對照看看自己的工作場合是否也出現了相同現象:
- 業績好的部門資源較多、福利較好,老闆也較重視。
- 學歷較高、經歷較多、背景較高的人,資源較多,也較容易升遷。
- 能力卓越的員工較能獲得額外資源或機會,表現普通的人較難以獲得相似機會。
如何對抗馬太效應!
- 明確自己的定位和目標
面對馬太效應營造出的不平等現象,最不該做的就是自暴自棄。若發現自己處於較劣勢的位置,更應該要積極地精進自己、定好目標,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和不可或缺性。一步步地積攢自己的能力,終有一日必能透過努力衝破逆境。
- 努力做出第一個大成功
一項巨大的成功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慢慢累積而來的。在職場中如果想要出人頭地,首要之事便是有第一次的成功,才能正式地開始挑戰與其他更厲害的人公平競爭。所謂成功不僅僅是指金錢上的成就,但凡人脈、經驗或技能的勝利,都能讓往康莊大道邁進。
- 把握現有資源
除了訂定目標並勇往直前之外,如何把握現有資源並予以善用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即使身處弱勢、資源較少,只要能夠充分利用手上每一分資源、好好把握並一步步踏實地前進,也必定能獲得改變局勢的機會。
以上就是 VoiceTube 為各位整理關於馬太效應的相關介紹。希望經過今天的內文,能夠提升大家對馬太效應的認識,在職場上一步步養成實力,讓自己能對抗馬太效應下的不公,一步步成為職場強人!